厦门猎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 职场人生    
 
诊治理性的虚无-厦门猎头网
发布时间:2012.10.29 新闻来源:厦门猎头网|厦门猎头公司盛世德才卓越的人力资源服务 浏览次数:
 

盛世德才猎头顾问分享:

诊治理性的虚无

  这个时代有很多疯子、瞎子、伪君子,最可怕的还是理性的虚无者。理性的虚无精致、睿智、广知、圆滑,披着“批判理性、广见博识”的外衣,否定一切。虚无者的批判并非理性,广知并非博学,经验并非洞察,圆滑变成冷漠。
  
  从哲学上看,虚无思想往往充满深邃的批判,但现实中的虚无,却是人格的分裂与信念的幻灭,即陷入“幻灭入虚无”的人格壕沟。
  
  虚无毒害个人的人格、人生、职业、事业,理性的虚无则毒害社会、国家、族群。
  
  对一件事情有情绪或态度是容易的,能解析清楚一件事情却是不容易的;别人不说,自己也能想清楚一件事就更不容易;自己能想清楚,又能说清楚一件事的,其实很少。
  
  对上述四个情景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白的,叫有自知之明;将自己的情绪态度当做洞察的,叫心盲。
  
  有自知之明的人,即使自己说不清楚、想不明白,至少还知道尊重能想清楚、说明白的,也就迟早能想清楚、说明白,也不会因为不清不楚而怨天尤人。
  
  心盲之人,对于自己在做却未必明白的事情,总是喜欢否定,由否定而生幻灭,由幻灭而入于虚无。
  
  比如,做餐饮的,觉得不用地沟油、不用劣质米,就无法有价格竞争力,或者比用的人少赚了钱,所以将自己的行为虚饰为普遍现象,获得心理的安慰。当有一天,这个人不再做餐饮了,他就会认为所有餐饮店都是一样的黑,还会以自己的“经验”(过来人的姿态)去否定所有的餐饮行业,并将这种新的偏执观念认为是一种“醒悟”。这就是以自己的幻灭否定一切的虚无观念。
  
  再比如,有过咨询策划经历的人,比外行更喜欢认为咨询是骗子横行的江湖;做媒体的,将媒体当做无贿赂不生意的洗钱工具;做演员的,将潜规则当做上位出头的条件。做广告的、做食品的、做官的、做教师的、当教授的、专家、公知……可以轻易在几乎所有行业看到这个现象:对自己行业及所从事工作做出“醒悟式”否定的人。
  
  不少人(比如第一代的创业者),认为自己受苦受难,总是流露出下辈子不再做这个,或者不让儿女再做自己工作的想法——如《非诚勿扰2》里孙红雷扮演的那个“不让自己的女儿一分钟为钱活”的角色:这个角色的想法很雅痞,几乎代表了中国愤青型富人对下一代的普遍心理,本质上也是一种幻灭入虚无的思想。
  
  富人们忙着赚到钱就办移民,或者赚着破坏中国资源及生态的钱,到移民国家乐活低碳地花;进城的农民工们盼着赚到钱,离开不接纳自己的城市,回到家乡过安稳日子。
  
  赚到钱、没赚到钱的、赚多赚少的,都在想着能够跟自己赚钱的工作(Job)告别,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花钱——这就是当下中国社会普遍的人格分裂症:很多人都在疏离自己的工作,大多数人在现有的工作里找不到安放精神的空间。
  
  无论贫富,这种“疏离感”,与一种幻灭入虚无的思维逻辑相关联:有多少人,在自己现有的工作里,找到安身立命、安放精神与情感的“肯定与坚定”?
  
  中国真正爱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人究竟占多大比例?哪个企业将敬岗爱业天天喊,与那个企业敬岗爱业的程度成反比。
  
  并不是经受苦难,就有怨天尤人的资格;并不是遭遇挫折,就可以怀疑所有道路;并不是经历过失望,就一定要放弃希望;并不是落后于人,就只能自暴自弃。
  
  不去问自己的所为是否值到自己的所得,却去埋怨愤怒所得不敷所为,甚至去否定所为之事本身,这样虚妄悖谬的思维,到底说明什么呢?——太把自己当盘菜了。这就是幻灭入虚无者的病根!
  
  这种自我之外没有他人,以自己的好恶认知等同于“客观状况”的心理,让这些人陷入幻灭入虚无的人格壕沟之中。这些人对职业的否定,就像他们也会否定人间一切真实的价值如爱情、爱国、奉献、牺牲等一样。
  
  就以职业来说,从做馒头到做卫星,从卖白菜到卖股票,从修脚治病到咨询媒体,365行,每一个行业都不是可以被指责为“欺骗”——需要问责的是:你自己之所为及所在公司之所为,是否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你是否有欺骗的行为?
  
  那些动辄否定其他职业的人,潜藏幻灭入虚无的种子:只是因为他今天还顺利成功,才会顾影自怜、沾沾自喜;要是有一天碰到挫折,这样的人没有不去怨天尤人、否定一切的。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些否定、轻视、愤世嫉俗的“高见”,根源大多在此。
  
  不要太把自己当盘菜——大多数人的成功其实都是运气,很少人的成功是真正苦水里泡大;大多数人的顺利,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未必说明自己有多大能力;能白手起家、无中生有、逆境重生的成功者没有多少。
  
  古人将过于自信称为自负,并认为自负的人容易刚愎自用,幻灭入虚无的恰恰不是那些弱势者、怀疑者、不自信者,往往都是过于自信、自负到刚愎自用的成功者、强者。
  
  中国正在富起来,但中国人的人格还没有强韧起来,甚至还停留在分裂或匮乏心态的“历史记忆”里。一个人人格的成熟,需要更多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而不是自以为是、目中无人。
  
  古今中外的历史,虚无思想在国家危难之际,都是妖孽叛徒的遮羞布;和平时代,则是毒害人心、涣散信任的毒瘤。
  
  反对虚无,并非拒绝批判与批评。那些幻灭入虚无的“高见”,尤其是披着博士、海外学者、公知、投资家等精英光环的成功人士的否定一切,其实很可疑——这些人在不健全的中国社会获取财富、享受特权,不去做力所能及改造社会的努力或奉献,却在公共媒体上表现出嘲讽一切的偏激与虚无态度,自己吃糖(享乐)却将让别人吃苦(厌世),难道不是虚伪吗?
  
  文人的精致的披着理性外衣的虚无,对于社会来说是一副虚伪的毒药。
  
  鲁迅《故事新编》里的“补天”、“理水”诸篇,用粗俗的实干与劳动,揭露这类无聊文人的虚伪与猥琐。幻灭入虚无,不仅毒害个人人格,也毒害社会,是破坏而非建设性的精神能量。
  
  中国内部的天还需要补,外部的水还需要理,幻灭入虚无的冷静理性有“坟”的味道。
  
  纠缠鲁迅一生的铁屋子、绝望、抗争,被当成鲁迅精神的核心,这是一种明显的割裂与曲解。先生晚年实际已经给出药方:《故事新编》里的实干,与对新生命新生活(许广平与海婴)的爱。爱与实干,是诊治一切虚无的“药”。
  
  

 
 
 
 
关于我们 | 猎头服务 | 名企招聘 | 精英求职 | 成功案例 |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北京盈科(厦门)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厦门盛世德才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0592-5177456    闽ICP备18001659号          厦门网站建设公司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8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