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喜欢有经验的员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于是,不少大学生,纷纷开始利用节假日到各种工作岗位去实践,为以后的就业积累经验。
一个无法绕过的就业话题
有学者认为,用人单位喜欢招收有工作经验的新员工,主要是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员工必须具备在完全社会环境下的生存和人际相关能力;第二,员工对工作环境中的被管理状况有基本的认识和接受度;第三,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和基本工作技能。
一句话,你是否完成了从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变,是用人单位最为关心的。
倘若你在校期间就能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实践和经历,那么,毕业时照样可以弥补缺乏社会工作经验这个空白,不一定非得要等到完全走出校门后才能积累工作经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校内学生组织的工作经验往往不能完全被用人单位认可。
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在完全社会环境下的工作经验,而不是学校内的学生组织经历。
因此,你必须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性工作、著名公司的大型活动、争取私人短期助理的工作等形式获得社会化的工作经验,才能真正被用人单位所认同。
大学生毕业之后,一步从校园跨到了企事业单位,中间没有一个缓冲或学习的过程,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还抱着学生心态到单位工作,缺乏应有的对人情世故的了解和对基本工作技能的掌握。
这些状况使新进职场的学生们,在心理上产生了较多的负面影响。
这也是一些职场新人,在工作不久后想逃避而离职的原因。
光有经验是不够的
某国有一大型通信公司,到华南某知名大学招聘客户服务和服务营销两个岗位的人员。
在复试进入尾声时,两名大学同班的理工科应届毕业生同时进入复试。
按照基本的程序问答后,主考官对两人印象都还满意,这时,主考官给他们出了一个问题,前提是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假如你们两人只录用一人,你推荐谁?”主考官话声刚落,其中一名同学就主动要求回答,他说:“我的同学任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多年,参与了很多社会工作,有很强的社会活动和人际沟通能力……如果你们录取客户代表的话,我推荐我的同学;如果你们录取服务营销人员的话,我推荐我自己,因为……”接着主考官问这位学生会副主席:“你推荐谁?”副主席非常肯定地说:“我推荐我自己。
”并陈述自己比他人更好、更强的能力。
面试后,两位主考官的一致意见是:录取前一名同学。
同时对没有被录取的后一名同学感到惋惜。
事后有专家点评认为,这位学生会副主席落选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对岗位缺乏了解,不明确岗位对人的要求;第二,缺乏训练和经验,临场发挥或表现出现了问题;第三,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自信过头。
知识经济正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面对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具有专业知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士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一些缺乏经验和技能的低技术人士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就业市场越来越需要具有广博知识及技术基础的专业人员。
白领职业将继续增长,知识型工作者将继续在劳动力中占主导地位。
创新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但是,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来说,企业越来越重视的,是你的成长潜力,而不只是学历或经验。
这首先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你对所应聘工作的理解;二是你把理念分解成行动的执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