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猎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猎头视点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2.22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
 

      互联网金融在弥补传统金融服务不足、便利居民借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央行也表示互联网金融、民间借贷、典当行是居民获取资金的途径。

  报告提到,2013年起,互联网金融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便利性和低成本,提供小额、短期、低门槛的贷款服务,业务呈现井喷态势。除传统银行开办的网络审批贷款业务外,个人从互联网获取贷款的渠道主要包括P2P 平台、网络小贷公司以及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弥补不足、便利性——报告提到的这两个关键词,非常能够代表P2P网贷行业在十年发展里所提供的价值。

  尤其是在小微企业融资方面,作为传统金融行业的补充,P2P利用金融科技,能高效、规模化的服务无法从银行获得有效金融服务的长尾用户。

  传统金融行业对小微企业的“包容性”差,主要是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风险十分严苛,而众所周知,小微企业的贷款特点皆是“短、小、频、急”,这也给金融机构带来了不少麻烦和挑战。

  所以此时带着普惠使命的新兴金融机构应运而生。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补充,积极的填补小微企业这一金融服务“短板”,将金融活水引流至实体经济,提高了资金的可获得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这已经不是非银机构、平台第一次得到央行报告的关注了。

  8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发布《2017 年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显示,在个人信贷方面,银行仍是居民获得借款的主要渠道,但银行以外的机构、平台是居民获得借款的重要补充。 2017年全国成年人在银行有贷款的比例为39.78%,在银行以外的机构、平台获得过借款的成年人比例为22.74%。

  除了央行的报告,其实之前监管层对于P2P也并没有一棍子打死,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行业价值。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此前也指出,对P2P行业的整治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同时几个月以来,监管政策层层推进:

  对于P2P网贷行业来说,《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出台,行业的“3+1”监管制度框架正日趋完善。这意味着该行业得到国家认可,监管已经对P2P的范围、原则、机制、规则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与依据。

  8月12日,互金整治办发布十项措施应对网贷风险;8月17日,网贷整治办下发108条合规检查问题清单。随着政策的发布,也将正式拉开P2P平台合规检查的帷幕。随着合规检查的推进,P2P迎来大清退。行政核查将有助于网贷平台合规整改,规避平台可能出现的风险,相信随着行政核查工作的全面展开,网贷行业的合规进场将进一步加快。

  根据11月1日发布《P2P网贷行业2018年10月月报》。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底,P2P网贷行业累计成交量已高达7.81万亿元,今年有望突破8万亿大关。而10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231家,相比9月底减少了46家。据不完全统计,10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46家,环比下降31.34%。

  近期行业备案合规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不少平台已经完成提交自查报告,地方协会自律检查也在相继启动。据不完全统计,仍有不少平台没有提交自查报告,因此这部分平台或许存在清盘退出的可能。以数据来看,网贷行业人气仍受到雷潮影响,且平台数量一直在下降,大浪淘沙后的网贷行业正朝着美而精的方向前进。

  当然,央行报告对于P2P行业的价值予以肯定的同时,也表示应警惕行业乱象。

  报告指出,2017年以来,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措施收到了显著成效,金融风险总体收敛,金融乱象得到初步治理,市场约束显著增强,金融机构合规意识、投资者风险意识显著提升。

  对于防控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央行报告中也列出了5点建议:

  1、全面实施金融机构及业务持牌经营,推动金融业务开展走向规范化;

  2、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监管和风险处置责任,国务院金稳委指导地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对地方政府进行业务监督和履职问责;

  3、健全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协作机制,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风险处置、信息共享、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协作机制;

  4、强化法规行政配套建设和投资者教育保护,尽快完善地方监管机构和平台的监管规则,健全信用体系,加强投资者保护;

  5、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夯实防范风险的长期制度基础。

 
 
 
关于我们 | 猎头服务 | 名企招聘 | 精英求职 | 成功案例 |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北京盈科(厦门)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厦门盛世德才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0592-5177456    闽ICP备18001659号          厦门网站建设公司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8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