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通过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根据管理的性质,管理者只有通过下属的工作才能实现工作目标,管理者需要下属的合作才能工作,因此是为下属服务的,管理是应该以下属或员工为中心的。也就是说,应该是管理者或领导者围绕员工转,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为目标。也就是说,应该是领导讨好员工,而不是员工讨好领导,这样的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
但目前的管理思想则恰恰相反,强调的不是以员工为中心,而是以领导为中心,不是领导围着员工转,而是员工围着领导转。怎样讨好领导,得到领导的赏识和提拔,从而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员工追求的主要目标,也成为目前许多管理书籍讨论的主题。目前员工关注的不是怎么做好事情,作出真正的业绩,而是怎样讨好领导、得到升职的职场技巧。
对此,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要做事先做人”,其潜在的内涵是,如果不会做人,不会讨好领导,得不到领导的认可,你再会做事,再有本事也不行。正所谓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相当糟糕的管理状况。
这种以领导为中心的管理理论是违反管理规律的,是相当错误而有害的。之所以产生以领导为中心的管理观念,主要是领导手中有支配组织中人和物的权力,在没有有效监督的情况下,这种权力变成了领导者为了个人利益而可以随意使用的对人与物的支配权,从而使员工成为领导者可以随意支配的资源,员工自然就对领导产生了畏惧心里。
在以领导为中心的管理观念下,员工都围绕领导转,都不用心于做好事,而只想办法怎样做表面文章,以博得领导的青睐为目标,其结果就是把组织变成了为领导服务的组织,怎么能做好事情?
过去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这句话从管理的本质上看是正确的。其意是说,群众觉悟的高低主要是有领导决定的。换句话说,就是只有不好的领导,没有不好的员工,这是一个符合管理规律的的管理理念,也就是以员工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我们看看现实就知道,任何一个组织的好坏,起决定因素的就是该组织的领导,特别是其一把手。如果一个组织的业绩不行、管理状况不好,不用思考,我们就可以断言,肯定是这个组织的主要领导不行或出了问题;反之,如果一个组织的状况不错,不用想,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个组织的领导不错,有能力和水平。
所以,当一个组织出现问题时,首先不应该去责怪员工,而应该去追究和撤换领导。只要有一个合格称职的领导,就不愁一个组织搞不好,再不好的员工也会被带好。而在一个不合格的领导者的管理下,再好的员工也不会有好的表现,也不可能成为好员工。
正所谓上行下效,一个组织的领导不好,这个组织的员工就不可能有好的表现;而一个组织的员工表现不好,肯定是其领导有问题。在一个组织中,特别是在一个领导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的组织中,领导往往起着主导作用,而员工总是被动的,所以对整个组织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主要领导。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和组织,首要的任务就是选择好领导者。选好了人,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杰姆·柯林斯在总结卓越企业的管理精髓时,提出能成为卓越企业的首要的管理原则就是“先人后事”,就先选择真正优秀的管理者,有了优秀的管理者,自然就不愁做不好事。而没有这一条,想成为卓越企业是不可能的。
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符合人性的组织,不应该是以领导为中心,而应该是以员工为中心。是领导围绕员工转、领导害怕员工,还是员工围绕领导转、员工害怕领导,这是判断一个组织的管理是否正常、管理好坏的一个基本标准。凡是领导怕员工、领导围绕员工转的管理就是符合管理规律的真正正常、有效的管理;反之,就是一种违反管理规律的不正常的、有害的管理。
这种状况可以从民=主政=府官员怕民众,专=制政=府民众怕官员的异常鲜明的对比中,可以得到生动的体现。
看看现实政府、企业及其他组织中的管理,有多少是正常、有效的管理?目前人类特别是我国社会和企业管理的落后和无效,从各级管理者的普遍腐=败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