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听到人们纷纷议论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韩非子在《马说》精辟地论述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觉得:伯乐是胸怀苦谷又坦坦荡荡的人,是用客观的眼光去识人才,决不会满一己之私破坏了自己的本性,伯乐是全身充满人的本性并顺其自然。伯乐的功在于使千里马的心智与神态处于自然中,过在于使千里马的心智与神态变得像盗贼一样而失去本性。
从古至今,不管是古代帝王还是当今企业的CEO无不在为人力资源管理伤透脑筋,因为“智”而“治”,因而乱了本性,于是只有打出“百万诚聘”的旗帜周游世界寻才,真有一股不将全球“真才”一网捞尽不罢休的气魄,我在为之叫好外也有不少担忧,从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市埸来看,不管对职业经理人还是对寻求“真才”的老板,均是眼花缭乱,职业经理人不停地运动着,求才的老板不停地用大倍数的望远镜寻找着,周而复始,眼睛的瞳孔放得很大,热火朝天,忙得不亦乐乎。
企业在寻人方面存在许多困惑,这是不争的事实。带着这些疑问,我希望同大家一同走进古代名士荐人的案例,看看他们是如何荐人的,他们的荐人态度和方法如何,一定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荐人态度要正。我们且不说萧何月下追韩信,也不说周瑜力荐鲁子敬,在这里,我仅想先谈谈管仲与鲍叔牙的荐与被荐的关系,在春秋战国时期,两人经常在一起,合伙做过买卖;又一起打过仗,出生入死。齐桓公未即位前,两人分别为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齐桓公)出谋划策争当王位,管仲曾射了公子小白一箭,但由于公子小白诈死,当上了国君,管仲成为了阶下囚,鲍叔牙竭力推荐管仲当齐国的相国,自己却甘心情愿做管仲的副手。他对公子小白说:“管仲有济世安民之才,一定能帮您建立霸主地位,我恳求您不计前嫌,能重用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管仲当上了齐国的相国,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不朽功业。管仲年近八旬时,已无法主持国政,齐桓公向其询问何人可继任为相,齐桓公想任用鲍叔牙为相,但管仲回答说:“鲍叔牙正直至诚,但见人一恶,终身难忘,容易拘泥小节而忘大事,他是个善于谏争的忠臣,却不适合从政。”接着又说了几个能辅佐国家的人,一并请桓公善用。我觉得鲍叔牙对管仲有知遇之恩,但为何不向齐桓公力荐鲍叔牙出任相国一职呢,细分析可知,鲍叔牙和管仲均是上等伯乐,不会因一己之私而有损雇主(齐桓公)之利;当然,管仲用人是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他对鲍叔牙的评语更是一言中的,令人深思。
荐人要不避仇。汉朝相国萧何素与曹参不各,但他外举不避仇,去世前持向汉惠帝推举曹参继任。当相国过世的消息传到齐国(属汉封地)时,曹参即命令仆从说:“赶快去收拾行李,我就要回朝廷接任相职了。”不久汉惠帝果然召曹参入朝继任为相。两人虽然平时政见不一,堪称死敌,但从历史记载,我们不难发现两人之间是何等的默契,也造就了“萧规曹随”的佳话,现在也成为了一种管理模式的简称了,这从一定程度上是对两位已过世老人的赞美吧。难道我们没有什么启发吗。孔子亦论道:“邦有道,危言危行”即是阐明了“萧规曹随”的理。
荐人要有一股韧劲。话说宋宰相赵普向宋太祖赵匡胤奏荐某臣任要职,太祖不听,第二天,赵普又荐,宋太祖气得撕碎了赵普的奏章,赵普将捡回的零乱的奏章重新粘贴好,第四天又面谏太祖,太祖终于明白了,最后任命了赵普推荐的臣子,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赵普的正确。
古人尚且如此,并且为我们做出了推荐人才的榜样,大到国家小到企业,何不刮起荐人才之春风,实现人才兴国,人才旺企的目标呢。
作为伯乐不要贪多,因为世界上人才很多,你只要能推荐你所知的人即可,不要带着成见去荐,因为伯乐是胸怀宽广之人,是心地坦荡之人,是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之人!
我们经常听到高管流动的消息,比如说盛大网络总裁唐俊的离职,雅虎网站高管的变动,联想CEO沃德离职等,中层职业经理人的流动更是让人感到担忧。今天我谈的话题是荐人,因而要转到此话题上来,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潜伯乐,每一个人又都是潜千里马,两个角色在相互转变中,你是面试官也是求职者。
最后想给大家一个建议:你可以在家里准备一个瓶子,准备两种色彩(红与黑)的玻璃球,当你客观地成功推荐了一个人,你往瓶子里放上一个红色玻璃球;如果因私利推荐了人才或推荐未成功,往瓶子里放上另一个黑色玻璃球。待年终时,取出玻璃球查查你的成绩吧。
荐人是有学问的,让我们先从基本做起,朝着成为高尚伯乐而前行吧。 |